------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就《宫颈癌筛查·分流策略的最新进展》为主题,分享道:
1. 宫颈癌筛查流程:初筛——分流——诊断;
2. HPV初筛阳性后的精细化分流管理,是宫颈癌筛查策略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分流和初筛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效能评估;
4. 分流策略的考量因素和评估原则:
· 四个考量因素:癌前病变的潜在风险、某种分流检测或几种检测的组合、针对分流检测阳性和阴性结果后续管理决策的风险阈值选择、患者对随访建议的依从性;
· 评估原则:初筛和分流的策略应该一起评估、识别尽可能多的癌前病变,尽可能少的女性接受阴道镜检查;
5. 新的策略应该与目前公认的策略进行横向比较,以评估真正的临床获益;
6. 效能评估不仅应该分析阳性结果检测病变的能力和阴性结果的安全性(益处),也要统计阴道镜转诊数量(危害),做到益处和危害的平衡;
7. HPV分型与整合检测应用场景:
· HPV持续感染患者风险评估:用来判断疾病进展的风险;
· 阴道镜/活检前后的患者:阴道镜分诊的同时分析HPV感染亚型和整合状态,协助临床判断病变风险,更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风险评估和治疗决策;
· HSIL术前术后患者:术前用于评估是否存在HPV整合;术后用于复发风险评估,对HSIL术后进行疗效监测和随访;
8. 基于同等风险,同等管理原则;针对不同分流结果制定的后续管理原则,应该参照目前公认的风险阈值;
9. WHO指南推荐:
可用于HPV初筛结果的分流,以实现hrHPV阳性者的分层管理;
· 分子层面的标记物有:DNA甲基化、HPV抗体、癌蛋白…
· 细胞学:细胞学双染P16/KI67…
· 视觉检查技术:人工智能筛查、固有荧光筛查、宫颈病变筛查仪…
------
———
想获得更多资料,联系pd@paite.net